这是小鹏汽车智能技术分享日上,小鹏副总裁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吴新宙回答媒体提问时的一句话。
无疑,提到自动驾驶,智能汽车,人们通常想到的就是特斯拉。特斯拉已然成为一个标杆,一种符号,所以你能看到在汽车行业,大量的追随者模仿和对标特斯拉的产品。

小鹏要把智能汽车落地,做好本土化。这是整个分享日上,传达给予会者最重要的信息。
例如小鹏一直潜心在做的自动泊车,这是在国内有着大量实际需求的功能。经过多次迭代,搭载Xmart OS 1.6版本的小鹏G3,自动泊车的平均用时为30秒,并且支持多场景,多重复杂环境的全自动泊车。这个功能在小鹏G3的用户使用率达到了惊人的70.4%,月使用3.2万次,从侧面印证了G3优秀的自动泊车能力。


同样体现在本土化的,还有语音交互。小鹏G3的用户平均每天会唤醒8.9次语音助手,交互日使用率达到了87.13%。除了使用最高频的导航外,上班路上听头条新闻,下班堵车时听娱乐段子,停车时刷刷抖音,唱唱K,都是小鹏用户的使用场景。
别的不说,只说每天9次的语音唤醒,就是开传统汽车的你我无法想象的,用的多,说明真的好用。

不久前小鹏汽车将注册资本由原来的6.5亿元增至60亿元,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此次注册资本变更是小鹏汽车在研发上重投入的一种体现。在小鹏汽车5000多名员工中,70%都为研发人员,这里面还包括来自高通、微软、宜高美、Drive.ai、百度Apollo等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的项目核心人员。小鹏汽车也是国内少数新造车势力中具备自主研发实现端到端全闭环的企业。这样的优势,也为下一款车小鹏P7在L3级自动驾驶上,带来了一次大飞跃。
小鹏P7会是里程碑式的飞跃吗?
目前行业内,宣布具备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只有奥迪A8L。这套称之为Traffic Jam Pilot的系统,允许用户在时速60km以下的拥堵路上进行自动驾驶,如果出现交通事故,奥迪承担责任。该套系统由12个超声波雷达、4个360环视摄像头、1个远程雷达、1个红外摄像机、1个激光雷达组成,由于使用了激光雷达,因此价格不菲,需要选装。更令人尴尬的是,A8L的TJP功能由于法规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都无法上路。虽然达到了SAE规定的L3等级,但A8L实际上只能在拥堵道路上使用,场景被大大限制。



小鹏P7真的可以追赶特斯拉吗?我们来对比两者的方案,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个事实。



另外由于P7引入了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融合的能力,也可以支持Navigate on XPILOT,就是跟特斯拉一样按照导航路线自动驾驶的能力。
特斯拉和小鹏,虽然都以视觉为基础,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案。特斯拉更极端,完全依赖于视觉算法。好处是:适应性强,只要有车道线,就能运行,而不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风险则在于,一旦视觉算法失误,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特斯拉必须无限制地提升自己的算力,这也是他为什么自研FSD,而抛弃使用NVIDIA解决方案的原因。

特斯拉现已标配的HW3.0硬件
小鹏的方案,则更稳妥,通过两组摄像头完成车身对周边的感知能力,受限于芯片算力,P7可能无法像特斯拉一样,分辨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细微差别,但是却也能告诉你,这个东西不能撞:),而导航能力部分,则依靠高精定位和高精地图,在城市路段可以完成更好的自动驾驶能力,而在陌生环境里,则不允许用户使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保守也意味着安全。同时,小鹏也表示,在应对中国式特色路况,例如加塞的问题,P7也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目前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小鹏汽车能否在明年3月量产P7,同时做好L3级别自动驾驶的功能推送,既能否落地的问题。
以上,我们能够看到这家造车新势力,在仅有的5年时间里到底做了什么,在P7这个答卷交付之前,我们无法判断小鹏汽车是否真的可以成功。但我们能感受到,小鹏汽车的中国式创新,不是简单地去模仿特斯拉,而是在借鉴前者经验的同时,逐步做出自己的方案。如果说G3还有特斯拉的一些影子,那么P7则是完全属于小鹏自己的风格,小鹏能否让智能汽车落地,时间会给出答案。
(电动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