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这几年在飞速的发展,车辆续航、智能化等方面在逐渐提升,但是谈到购买新能源车后关乎使用体验最关键的私人充电桩安装问题,仍然是个普遍的难题。近日,观察者网就#如何看待小区充电桩安装难# 问题开启了一项 “安装最大的难点是什么”的投票调查,截至目前已经有1297人参与了投票,下面就是关于不同难点的选项和投票的人数。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2021年9月车企随车配建充电设施运行情况的一项数据能够看出。截至2021年9月,根据采样的38.1万条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原因数据分析。其中集团用户自行建桩、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居住地物业不配合这三个因素是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8.6%、10.3%、9.9%,合计68.8%,另外工作地没有固定车位、报装难度大、用户选用专用场站充电及其他原因占比为31.2%。




车主受益 物业担责
安装私人充电桩这件事情是一件车主收益,其他部门多方协同配合的一件事情。当我们安装完充电桩后,只有自己能够享受到便利,但物业公司则需要承担更多的管理成本,未来一旦发生了什么安全事故,物业还要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可以说除了多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同时身上的责任还更重了。正因如此,在我们安装充电桩时,物业大多会以无固定车位、该地电容量不允许或者邻居不同意等问题拒绝签字盖章。

目前不同地区对小区充电桩建设还是有相关规定的,相关政策要求小区应为业主安装私人充电桩,但是前提条件是在小区内没有公共充电设施的基础上。然而一些物业为了方便管理,分摊责任,会选择与其它充电桩运营商合作建设少许公共充电桩,这样在建设完成后还能够通过前期的安装、用地以及后期的用电赚取少量收益。同时通过小区内已经有公共充电设施、外加另外任何一项理由就可以拒绝小区业主安装私人充电桩。广大消费者,如果您的小区已经有了公共充电桩,且固定车位紧张的情况下,现阶段就可以打消安装个人充电桩的想法了。
另外,除了以上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外,物业方面也会顾虑小区其他住户对于电动车充电安全的担忧与投诉,所以广大电动车用户,想要安装私人充电桩,过物业这第一关很难。
电力增容成本巨大 短期内V2G技术收益有限
发展纯电动车除了让我们使用绿色能源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动车的储能来调节电网压力做到资源合理利用。
说到储能和调节电网压力,这里我们就要说V2G技术了,V2G是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的缩写。V2G描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关系。当电动汽车不使用时,车载电池的电能销售给电网的系统。如果车载电池需要充电,电流则由电网流向车辆。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实现“削峰填谷”储能方案,提高电网效率,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

不过从整个新能源产业来看,V2G还是一项未成熟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大面积应用上,这在短时间内很难普及,因此电网低峰电力无法兑现价值。在现阶段这种情况下,电网斥巨资通过增容来为部分充电车主安装充电桩的利益十分有限,这也导致了一些老旧小区很难通过增容来实现充电桩的安装。
买车送电桩 安装成本依然高
如果你能够攻破以上两个难点,那么恭喜您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就是车企这一关了。我们在买车时,车企都承诺免费赠送充电桩,但是车主仍可能要承担高昂的安装成本。


从以上内容能够看出,私人充电桩安装起来真是困难重重,多项环节都需要在业主自己的努力下打通各个环节,没买电动车之前感觉3个月或者1年的充电桩安装期限(购车之后的充电桩安装期限)已经很长,但实际操作起来会发现,在这些困难面前,1年的时间真的只是刚刚好而已,期间还别赶上物业换经理,小区搞装修和机关单位领导不在的情况,稍有不慎过期作废啊。
总结:其实之所以私人充电桩安装困难,主要原因还是各方利益不平衡导致的。物业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电网的收益无法兑现、到最后甚至还有来自邻居们的担心。如果想解决此问题,必须平衡各方利益,这一切还要等到政策和技术层面的多方发展才能够得到顺利解决。

通过以上举措,在现阶段威马能够为用户创造便捷流更加畅的日常充电体验。我们也呼吁越来越多的车企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更好的用户补能政策。期待后续威马和其它新能源车企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