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野外科学考察后勤保障体系高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8月4-5日,“青藏高原 冰穹探界——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唐古拉山科学考察”启动会和发车仪式先后举办。两场活动的密集衔接,既标志着这场聚焦冰川保护的重要科考正式进入执行阶段,更让“智能越野第一车”猛士M817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定制化改装,应对冰川科考极限挑战
作为本次科考的官方指定用车,猛士M817针对唐古拉山科考面临的高海拔、极寒、低氧等极端环境,通过深度定制化改装构建全场景适应体系,让每一项配置都精准匹配科考需求。
高海拔带来的动力衰减与冰川区复杂地形,是科考车辆的首要挑战。猛士M817搭载专为越野需求设计的纵置高功率发动机,配备多项先进技术可从容适应高原及剧烈工况,即便在海拔5000米以上,仍能保持强劲动力输出;专项改装的TGS氮气减震器与ET+10轮毂,搭配285/65R18全地形轮胎(含备胎),大幅提升悬挂支撑性与轮胎抓地力,再加上后装的底盘护板,可有效抵御岩石戈壁的冲击,让车辆在碎石、坑洼路段如履平地。

针对科考中可能出现的陷车风险,猛士M817不仅标配2.5吨拖挂资质,更通过后装高压胶盘、脱困板、拖车绳及滑轮组组成“应急救援套装”,确保在沼泽、泥泞等极端地形中快速脱困,为科考队的移动安全提供硬核保障。
极寒低温对车辆动力系统、润滑系统及电子设备的稳定性构成严峻考验。猛士M817使用专属-35℃低温机油,可在严寒中保障发动机顺畅启动与运转。此外,猛士M817可选装智能红外夜视功能,即便在极寒、浓雾、夜晚等的低能见度环境下,也能保障行驶安全;车顶平台(纵杠)、侧挂网等配置,则为科考设备和物资提供稳固搭载空间。

低氧环境不仅影响科考人员的生理状态,也对车辆电子系统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猛士M817专项改装的制氧机与血氧仪,可实时监测队员血氧水平并提供氧气支持,缓解低氧带来的身体不适;车载电台、卫星电话,确保在无信号覆盖的无人区仍能保持通讯畅通,为紧急情况提供呼救保障;40L油箱拓展,则为长距离低氧无人区穿越提供续航冗余,让科考任务在极端环境下仍能高效推进。
实地试驾获赞,性能实力征服科学工作者
研讨会后,为了让参与此次唐古拉山科考的科学工作者提前了解猛士M817,一场短途穿越试驾环节特别展开。

试驾路线包括碎石路面、爬坡、脱困、涉水等越野场景,参与试驾的专家及相关人士对猛士M817的华为乾坤智驾ADS 4、6种全地形驾驶模式、无信号覆盖区域下的精准导航、全车13个可拓展电源接口/位等功能进行了深度体验,并给予高度认可。正如一位有着多年冰川科考经验的专家所表示:”这次科考是我们第一次使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越野车,通过对猛士M817的试驾体验,我们对本次科考路途中的安全,以及在极限环境下的用车保障,更加有信心。“
极限不止,从冰川高原到无人区的硬核远征
随着发车仪式的启动,猛士M817已随科考队奔赴唐古拉山站,正式开启本次科考征程。科考站所在区域平均海拔达到5000米以上,这座“冰穹前沿”,以高海拔、低氧、极寒等极限环境,成为车辆性能的首次“大考”:既要精准配合科考队完成冰川边界动态监测、极端环境技术验证、人体适应能力研究等核心课题,更要成为团队在冻土区、冰裂隙密布地带等安全移动的“生命防线”。
从定制化改装对高海拔、极寒、低氧环境的精准适配,到科学工作者试驾后的一致赞誉,猛士M817不仅成为唐古拉山科考队值得信赖的“移动保障站”,更是本次极端环境科考任务的“最强后盾”。

极限不止,征服不息。按照规划,唐古拉山任务收官后,猛士M817还将随科考队挺进阿尔金山。那里不仅有更长距离的无人区穿越、更极端的沙尘天气,还有沼泽、戈壁等混合地形的连续挑战,这既是对猛士M817的“终极试炼”,更是猛士品牌以硬核科技突破极限,在科学探索、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彰显中国智造的责任与担当。